欢迎光临时代先锋网!
首页>宗教人物 > 正文

没于时代巨浪后重现天日,萨沙·维德霍尔德是谁?

2023-06-07 10:08 来源:综合

萨沙·维德霍尔德(Sascha Wiederhold,1904-1962),“爵士交响乐”(Jazz-Symphonie),1927

文_李莞潸

先来看上方这幅画。

“爵士交响乐”的三个局部

再放大看细节——

这幅3.06米×4.56米的巨幅画作名为“爵士交响乐”,由蛋彩、油彩及金银箔片绘制而成,创作于1927年,出自萨沙·维德霍尔德之手。

萨沙·维德霍尔德是谁?他是德国画家、平面设计师、舞台设计师,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重要成员。

名字陌生?不认识很正常,因为萨沙·维德霍尔德是一位没顶于时代巨浪的“被遗忘的艺术家”,甚至在德国,他的名字也是在近一年内才被更多人知晓。

“萨沙·维德霍尔德:重新发现一位被遗忘的艺术家”展览(Sascha Wiederhold. Rediscovery of a Forgotten Artist),展馆: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Neue Nationalgalerie),展览时间:2022年7月2日-2023年1月8日

去年夏天,闭馆修缮长达六年的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以“社会的艺术:馆藏1900-1945年德国艺术展”为题推出回归首展,在“桥社”创始人恩斯特·基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达达才女”汉娜·霍克(Hannah Höch,1889-1978)等一众名扬天下的艺术家作品中,“无名之辈”萨沙·维德霍尔德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看之前不认识他,看之后忘不了他。

一年后,萨沙为数不多的幸存作品跨越百年再次拥有个展。“萨沙·维德霍尔德:重新发现一位被遗忘的艺术家”的展出,成为2022年夏天最令人着迷的相遇。

流星划过,如夏花,似昙花

1904年,萨沙·维德霍尔德在德国威斯特法伦地区的文化中心明斯特(Münster)出生,他的父亲是一名军士长,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身亡。1907年,萨沙家搬到杜塞尔多夫。1921年,德国进入一战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黄金二十年代”,17岁的萨沙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

萨沙·维德霍尔德(Sascha Wiederhold,1904-1962,本名Ernst Walter Wiederhold),1920年代个人像*

在杜塞的学生时期,萨沙加入应用艺术与装饰艺术课程的学习,授课的是学院教授、当时倡导商业艺术改革的德国艺术家恩斯特·奥弗塞瑟(Ernst Aufseeser,1880-1940)。三年后,萨沙离开杜塞,北上柏林前往装饰艺术博物馆(Kunstgewerbemuseum)继续深造,参加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塞萨尔·克莱因(César Klein,1876-1954)开设的舞台设计及玻璃画大师班。

应用艺术在日后成为萨沙赚钱的手艺,展览现场留下最多的作品是他在1925年至1930年间的海报设计、舞台设计、书籍封面等。

舞会海报设计,萨沙·维德霍尔德,左:1930;右*:1925-1926

舞台设计,上*:1929/1930;中:1928/1929;下*:1929/1930

为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三世》所做的舞台设计*,1929/1930

为威尔第歌剧《阿依达》所做的舞台设计*,1929/1930

但站在自由奔放、迷幻狂野的“黄金二十年代”艺术聚光灯之下的,不是身披“打工人”身份的萨沙·维德霍尔德,而是在艺术界狠刷存在感的“明日之子”。

萨沙来到柏林时不过20岁,师从塞萨尔·克莱因的经历极短,因为没钱又没地方住,他偷偷住在学院空的公寓里,被发现后不得不于1924年7月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然而一年后的7月,萨沙已在赫尔瓦特·瓦尔登(Herwarth Walden,1878-1941)经营的“狂飙画廊”(Der Sturm)举办展览。

1925年7月,萨沙·维德霍尔德在“狂飙”的展览手册*

赫尔瓦特·瓦尔登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初德国先锋艺术(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新客观主义等)最为重要的发现者及推动者之一,他在1910年创办的《狂飙》杂志及1912年开始经营的狂飙画廊,是当时德国先锋艺术家的重要“据点”及风向标。籍籍无名、身无分文的弱冠少年为什么会被年近半百、阅人无数的赫尔瓦特·瓦尔登看到?

因为作品。

“圣母”(Madonna)*,萨沙·维德霍尔德,1924

“Princesse Verte”*,萨沙·维德霍尔德,1924

“自画像”*,萨沙·维德霍尔德,1924

两年后的1927年,23岁的萨沙·维德霍尔德在狂飙画廊举办了第二次展览,其作品还跟随赫尔瓦特·瓦尔登漂洋过海抵达纽约,代表德国先锋艺术在群展“Little Review”上亮相。

“舞者”(Dancer),萨沙·维德霍尔德,1926

“Figures in Space”,萨沙·维德霍尔德,1928

“掌中吻”*(The Kiss on the Hand),萨沙·维德霍尔德,1928

“港口帆船”*(Sailboats in the harbor),萨沙·维德霍尔德,1929

融合了立体主义、未来主义、俄耳甫斯主义,迷幻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被视为先锋的尝试,亦成为萨沙·维德霍尔德的标签,而这一切随着1930年代纳粹掌权的到来戛然而止。

因为犹太人及德国共产党员的双重身份,主理“狂飙”的赫尔瓦特·瓦尔登于1932年流亡去了莫斯科。1941年,赫尔瓦特·瓦尔登入狱,他的妻子和女儿在德国大使馆避难,随后返回柏林。同年10月的最后一天,63岁的赫尔瓦特·瓦尔登离世。

在1932年赫尔瓦特·瓦尔登离开柏林后,“狂飙”的风暴就此消散于时代,表现主义等前卫艺术在德国开始受到猛于风暴的冲击。萨沙·维德霍尔德失去了狂飙画廊的代理,其作品也被纳粹政权“下架”处理。研究者推测萨沙可能在1930年代早期“偷偷”将一些作品出售给私人买家,但随着高压升级,萨沙最终彻底放弃了作为画家的艺术生涯,在1937年去「巴伐利亚广场书店」当了一名店员。

重返史册,如初见,亦惊艳 

「巴伐利亚广场书店」至今仍在原址营业,它由德国作家、犹太知识分子本尼迪克特·拉赫曼(Benedict Lachmann,1878-1941)创建于1919年。在“黄金二十年代”,书店所在的柏林舍讷贝格区(Schöneberg)就是时代的代名词,艺术家、知识分子、犹太商人均聚集于此。魏玛共和国时期表现主义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德国诗人戈特弗里德·贝恩(Gottfried Benn,1886—1956),以及住在同一区的爱因斯坦都曾是「巴伐利亚广场书店」的常客。

上图:书店旧照,©巴伐利亚广场书店(Buchladen Bayerischer Platz);下图:2019年,书店百年纪念今景,© KITTY KLEIST-HEINRICH

据研究人员推测,店主拉赫曼很可能是由于《狂飙》杂志而与萨沙·维德霍尔德相识,但在1937年萨沙成为书店店员前,犹太后裔出身的拉赫曼已被迫将书店转让他人。1941年10月,拉赫曼被驱逐至波兰中部名城罗兹(Łódź)的犹太隔都聚集区(Ghetto),两个月后便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离世。

开书店的拉赫曼与开画廊的赫尔瓦特·瓦尔登出生于同一年,同样是德国人,同样是犹太人,同样死于1941年。瓦尔登的画廊在他生前是萨沙作为艺术家的升空之地,拉赫曼的书店在他死后成了萨沙的避难之所,站在天眼视角,人之际会,唯余叹息。

「巴伐利亚广场书店」的老主顾、犹太人爱因斯坦在1933年1月纳粹上台时正在美国,他知道自己无法返回德国了;另一位老主顾贝恩在1938年开始被纳粹政权禁止写作。而在一年前的1937德国纳粹“堕落艺术展”上,萨沙曾经的两位老师恩斯特·奥弗塞瑟和塞萨尔·克莱因的作品均位列其中。犹太血统的恩斯特·奥弗塞瑟在1940年代下落不明,塞萨尔·克莱因在二战后得以恢复职业生涯,于1954年在德国吕贝克附近去世,与同时代的很多人相比,算是善终了。

1937年7月19日,“堕落艺术展”(the Degenerate Art Exhibition of 1937)在德国慕尼黑开幕。该展览展示了没收的650件艺术品,包括夏加尔、康定斯基、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尔希纳、保罗·克利等大师的作品。左图:纳粹德国时期担任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的戈培尔在展览现场,©德国联邦档案馆(German Federal Archives);右图:展览海报

成为「巴伐利亚广场书店」一员的萨沙·维德霍尔德后来当到过副店长的职位,在1940年代不确定的时间,萨沙应征入伍,在1945年至1946年成为英军战俘。被俘期间,42岁的萨沙·维德霍尔德创作了一组铅笔画“十二人物小画”,这组画成为他最后的艺术作品。

“十二人物小画”(Zwolf Figurinen),萨沙·维德霍尔德,1946

战后归来的1951年,萨沙·维德霍尔德在柏林开了一间自己的书店,与妻子共同经营。

重新发现作为艺术家的萨沙·维德霍尔德,要归功于匈牙利裔瑞士籍收藏家、艺术经销商和出版商卡尔·拉斯洛(Carl Laszlo,1923-2013)。卡尔·拉斯洛出生于匈牙利上层犹太家庭,他的大部分家人都死于二战的犹太人大屠杀,他本人辗转于包括奥斯威辛、萨克森豪森等几个集中营,最终幸存下来。二战后,少时学医、一直对艺术抱有极大兴趣的拉斯洛在瑞士巴塞尔确立了自己作为心理学家和艺术经销商的地位,他在翻阅《狂飙》曾经的出版物时发现了萨沙·维德霍尔德。

1960年左右,卡尔·拉斯洛在柏林与萨沙·维德霍尔德相约见面,萨沙向拉斯洛展示了他在狂飙时期幸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作品(本文几乎涵盖了所有)。这些作品仅限于1924年至1930年的六年时间,萨沙只画了六年——二十几岁才华横溢、欲攀高峰的年轻艺术家在上升期停下了画笔,这也是萨沙·维德霍尔德多年来一直被边缘化的原因之一。卡尔·拉斯洛将萨沙的作品纳入了自己在瑞士的画廊,萨沙·维德霍尔德的作品再次开始被私人收藏。

1961年11月,位于西柏林的德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一场“赫尔瓦特·瓦尔登与他的狂飙画廊”纪念展,萨沙的一幅作品入选展出。两个多月后的1962年1月20日,不到60岁的萨沙·维德霍尔德因心脏病在柏林离世。

1961年11月4日报道展览的报纸,图中人物分别为萨沙·维德霍尔德,以及德国艺术史学家、时任西柏林国家博物馆馆长的利奥波德·赖德迈斯特(Leopold Reidemeister,1900-1987)

萨沙·维德霍尔德离世后,除了在1970年代中期的两个小型展览外,他的作品并未引起更多关注。

又过了半个世纪,2021年,柏林国家画廊收购了萨沙·维德霍尔德创作于1928年的巨幅油画《弓箭手》,挂在了“社会的艺术:馆藏1900-1945年德国艺术展”的展览现场。如1925年横空出世般,“无名之辈”又一次站到了艺术的聚光灯下,人们问出了和百年前相同的话:萨沙·维德霍尔德是谁?

作为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的回归大展,“社会的艺术:馆藏1900-1945年德国艺术展”超长待机推出两年(2021年8月22日 - 2023年7月2日),结果展出几个月后,观众及业界对于萨沙·维德霍尔德的关注与日俱增,主展时间刚过半,萨沙·维德霍尔德就火到带着作品从主展厅“单飞”了。

于是,同样是在柏林,同样是在夏天,从1925年的7月到2022年的7月,跨越了将近百年的时间,萨沙·维德霍尔德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专场展览。看过这些作品后,人们也许依然念不顺萨沙·维德霍尔德这个名字,但他画中那些明艳的色彩绝对会留在脑海,留在心底。

“弓箭手”(Archers),萨沙·维德霍尔德,油画,2.04米x 2.4米,1928

他为什么不画了?为什么在战后的和平年代,也再未投入艺术的怀抱?后人只能去猜测那些经历过混乱动荡时代的人的心境,然后尽力去拼凑他们的过往。对于萨沙·维德霍尔德的人生,研究人员依旧所知甚少,而像他这样泯于历史的艺术家还有很多很多——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艺术从不缺少伤逝的故事。

好在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位被遗忘的艺术家,曾经在夜空中坠落的流星重新被拾起,如恒星般嵌回到了艺术的天幕之上。(本文配图除特别标注外,均为展览现场用图,*星标为作者翻拍)

责任编辑:news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诚聘英才 |  站点地图 |  版权声明 |  品宣服务 |  服务条款

Copyright 2024 时代先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