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宗师被请去算命,门还没进扭头就走:这一家子都不是凡人
北宋年间有这样一位神乎其神的相士,辟谷二十年,一睡百余天,享年118岁,走后身体仍有余温,他就是白云先生陈抟(tuán)。有一次他去给一户人家看面相算命,结果还没进门就扭头走了,因为他算出这一家都不是凡人。
算命这种东西,向来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传闻中的陈抟到底有多神?那一家人又是何来头?我的责任是分享趣闻,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其实按辈分算下来,就是一代宗师张三丰也要恭敬地喊陈抟一声师公,但在民间却很少有人提到他作为道家学者的事,大多都在传说他能掐会算、看相算命的本事,在百姓口中,陈抟便是活神仙。
陈抟的事迹在《太华希夷志》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书名中的“太华”就是华山,而“希夷”则是陈抟被皇帝赐予的另一个称号,“希夷先生”等同于“白云先生”。
陈抟出生于唐懿宗年间,一生横跨李唐、五代、北宋三个时期,享年118岁,在兵荒马乱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可以说是非常的长寿,也难怪被人称作活神仙,据说是陈抟之所以能成大牛,还真是受到了神仙的点拨。
相传,陈抟小时候天资愚钝,到了四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有一天他在涡水岸边玩耍,就在他玩得最高兴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位青衣老妇对他招手,让他过去。陈抟觉得老妇慈眉善目很是亲切,自己也没有丝毫的害怕,便主动靠近那位老妇,老妇将陈抟抱在怀里,给他哺乳,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犯罪。
之后老妇告诉陈抟,“这样就可以去掉你的贪欲,让你变得聪明”。这就更离谱了,万一陈抟想变得更聪明怎么办?其实也没那么离谱,毕竟他已经没有了贪欲。
果然从那以后,陈抟就突然开窍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曾经不说话的他,现在那是张口就来,阅读文章一目十行,晦涩难懂的文章只需看过一遍,就能倒背如流,时间久了,人人都知道陈家出了一位神童。
按道理说,陈抟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怎么着也能考取个功名,在朝中谋取个一官半职吧?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这位神童却落榜了,没有人知道原因是什么。
学子寒窗多年,只为一朝考取功名,如果落榜,定会痛心疾首,有的可能来年再战,有的可能就此颓废一生。而陈抟却选择了另一条路,索性放弃了科举,衣袖一甩步子一迈,闲云野鹤般的游历天下去了。
陈抟走过大江南北,先后在武当山、华山、少华山等地隐居,潜心做学问,当时正值儒释道三教合流,陈抟精通三教,颇有心得,便结合诸家学说,融入《周易》,走上了一条玄学道路。
在他游离途中,曾遇到两个仙风道骨的修道之人,陈抟觉得两位道长很不一般,便有心跟随求道,而两人却只是告诉他,武当山九室岩有灵气聚集,是一处风水宝地,十分适合隐居,陈抟听闻后,便知这是道长有意指点自己,当即决定在武当山九室岩隐居修道。
陈抟在武当山隐居后,每日看着云卷云舒、日升月落,日子虽然清贫,他却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清净和充实。他还特地修习辟谷练气,每日餐风饮露,只浅饮几杯水酒,这一修行就是二十年。
常人想要活着,就得不断吃东西补充能量与养分,但陈抟却能一口气辟谷二十年,可见其道行有多深,已经不能再用常人的标准来衡量了。
后来陈抟游历蜀国,找到一名高人学习“锁鼻术”,并自行创作《胎息诀》,练成了一睡百余天的睡眠修炼法,相传这个本事是五条龙教授给他的。
陈抟在少华山石洞中修炼内丹时,每到夜晚便会焚香诵读《周易》,之后便会有五位样貌奇特的老者闻声而来,教授陈抟法诀,助他修炼,这五位老者都是真龙所化,所教授的法诀中便包含这神奇的睡功。
除了五位老龙之外,吕洞宾、麻衣道者等大能,也都是陈抟的座上宾,有了这些百姓口口相传的神仙加持,陈抟的名声也逐渐响彻天下。
人人都知道世上出了一位陆地神仙,赶巧当时的天子周世宗十分痴迷道术,在听说了陈抟的事迹后,便下旨请他进宫,要他干啥也不明说。
陈抟虽然百般不情愿,但是碍于皇权强势,陈抟只能奉命进宫,而这位活神仙,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进入世人眼中,也为他的本事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神仙也是要拍马屁的,周世宗听说陆地神仙陈抟有点金化银的本事,便召他进宫命令他展示。
这种本事假神仙不会,真神仙不屑展示,总归要出事的,而陈抟却坦然地告诉周世宗,身为一国之君,应当关心天下好好治国,而不是钻研这些黄白方术!
周世宗想看法术,却被教育了一顿,内心是又气又羞愧,但陈抟可是民间有名的活神仙,碍于他的名声又不好发作。周世宗仔细想想,一个修道之人能说出这样的话,确实有点东西,便希望陈抟留下当个谏议大夫。
陈抟早已将名利看做浮云,便婉拒了周世宗的好意,周世宗只能放他出宫,临走前还赐了陈抟一个“白云先生”的称号,逢年过节还会派人给陈抟送些布匹茶叶,以示问候。陈抟在百姓眼中,也就变得更加传奇了,而陈抟流传最广的故事,是他和宋太祖赵匡胤下的三盘棋。
传闻早在陈抟游历期间,便已经见过了还是孩童的赵匡胤,一眼便看出这孩子将来必成九五之尊,并在他逃难即将饿死那一天,出手相助,代价只是让赵匡胤陪他下一盘棋。只要赵匡胤赢了就分文不取,赵匡胤轻松赢下棋局,陈抟事了准备拂衣去,谁知赵匡胤得意忘形,竟要与他再来一局,想再从他身上捞点好处。
结果没走几步,赵匡胤就败下阵来,输掉了盘龙棍,可他依旧不肯认输,便追着陈抟要求再来一局,他没东西作为彩头,便耍赖般的称要用华山来和陈抟赌。
陈抟当即答应,并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纸笔,让赵匡胤立下文约按下指印,这才跟赵匡胤下棋,结果赵匡胤输得一塌糊涂,而陈抟却突然跪地,对赵匡胤施以君臣之礼,也显露出了自己真实模样。
赵匡胤一看陈抟仙风道骨的模样,便知晓了大概,立刻虚心请求陈抟指点明路,在陈抟的指点下赵匡胤便去潼关跟了周世宗,最终兵变黄袍加身,成就宋太祖之名。
而按照当初二人的文约,华山不必向朝廷纳税,这也是“华山自不纳粮”的典故。不知为何,我突然有点同情周世宗,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只能说周世宗气数不够。
后来到了宋太宗时期,陈抟已是百岁老人,民间名气更盛,宋太宗得知他的事迹后,便想向他学习养生之道,顺便讨教一些事情。
陈抟进宫时,穿的是羽服和草鞋,头上戴着华阳巾,虽然已是百岁高龄,却看不出任何老态,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颇有仙人气质,见到宋太宗也不跪,只是躬身施礼。
宋太宗令人搬来座椅,先是与陈抟闲谈一番,然后才求教养生之道,想要学习保持年轻的秘诀。陈抟却拒绝教授,他说自己每日啥都不用操心,每日清闲无比,自然要比每日为国事操心的宋太宗要显得年轻。